調理手顫:撥動手少心經的少海穴,可治手顫(左右手臂內側)
手麻:按揉足太陰脾經的公孫穴,可治手麻,若配以心包經的內關穴同時使用,效果更佳。(左右腳內側) 手指端或腳趾端麻木,揉腎經的復溜穴。 手麻、胳膊麻、胳膊肘痛、食指痛,揉胃經條口穴。 問:頭部發(fā)麻、發(fā)木是怎么回事? 答:這種情況就是腦供血不足,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(fā)出,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,氧經過燃燒后,才能產生熱能,頭部才能供給充足,手腳才會溫暖。一旦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功能出現(xiàn)障礙,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,造成頭部發(fā)悶,失眠健忘,甚***麻木、神經麻痹,手腳冰冷的,所以腦供血不足手腳冰冷又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系。而很多穴都是給腦供血的,可以經常點按頭維穴,然后經常揉一揉條口穴。還可以每天拿10個手指肚梳頭。
問:帕金森這個病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調理?
答:凡是顫動的癥狀都跟肝有關系,可以多揉太沖到行間,還有地筋以及腎經上的穴位。但要想效果長久的話,還是要從腎經上來打通。 面部神經麻痹(面癱),多揉聽會穴 中醫(yī)一般講是風證,但這種說法很籠統(tǒng),…其實就是人體血少了,上不來了,如果氣血能過來,就不會麻痹了。中醫(yī)有句話叫“血行風自滅”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 膽經的聽會穴既然能把聽力聚集到這里,也就能把氣血調動、聚集到穴位這塊兒,那么平時多揉聽會穴,就是把氣血引到面部來的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。一旦氣血充足,不光耳朵能聽見,面部神經麻痹的問題也能解決。
面部神經麻痹:揉大腸經的偏歷穴
位置:兩手虎口相交,中指在手臂上所點處就是偏歷穴。它有兩大功能,其一是治療和預防面部神經麻痹和預防腦中風;其二是利水消腫。平常有前列腺、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的人,一定要堅持揉這個穴,要撥動著揉,揉時會發(fā)現(xiàn)有好多硬的亂筋在里面,把它們揉松揉散就好了。
老年人手沒勁,你就敲打膽經,只要就是敲打風市穴和它下邊的中瀆穴。可以從環(huán)跳穴以下開始敲到中瀆穴,沒事坐到哪兒都可以敲。
問:胳膊腫痛,抬不起了,揉什么穴好?
答:心包經上的天池穴、天泉穴都是治四肢不舉的。
手心發(fā)熱、手心出汗,揉小腸經的前谷穴
位置:從少澤穴沿著小腸經往小指根上推,推到有一塊骨頭處推不動了,卡住的這個點就是前谷穴。
小腸經的支正穴擅治手麻、頸椎壓迫癥,手不能握物、攥東西沒勁、記性不好、老愛忘事,這些病都是正氣不足造成的。
位置:它在腕背橫紋上5寸(四橫指加兩個大拇指的寬度),不在骨頭上,在骨頭下邊往內側一點的骨縫當中。
心經的少海穴主治心臟疼痛、手臂麻、手顫(包括帕金森病的那種手顫)、還有手痙攣等。平常要多按揉少海穴。
位置:在肘橫紋邊上這個點上,它的主要功能是滋陰降火。
四肢沉重,跟灌了鉛似的,也可能是心臟的氣血不足,不能供應到四肢。揉心經的通里穴。
位置:通里穴在腕橫紋上一寸處。緊挨著靈道,下面還有陰郄穴和神門穴。因為它們挨得近,所以揉的時候,沒必要非得找通里,如果揉旁邊的靈道更敏感,那就多揉靈道;而揉陰郄時特別敏感,就多揉陰郄。這幾個穴位就向兄弟姐妹一樣,雖然各自有側重,但總的功用都是調節(jié)人的情志和心臟本源疾病的。
四肢麻木,掐按手少陽三焦經的中渚穴來調治。
位置:在手背側,四、五掌骨間。
葉慧陽老師建議頸肩腰腿疼,含胸駝背,各關節(jié)疼痛,脊柱側彎可以用中醫(yī)手法調理,不開刀,不手術,不打針,中醫(yī)上乘之修護,安全有效!需要的朋友可以跟我們聯(lián)系!